
3月25日,由新浪教育、微博教育、择校行联合主办的“新浪&微博2023国际教育春季巡展·北京站”于北京富力万丽酒店成功举办。北京优质学校亮相展会,上千组家庭前来逛展,近70所全国及北京民办国际化学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公办学校国际部等多元化、多类型优质学校参与了本次活动。
此外,18位国际化学校校长及专家分享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教育理念及学生的成长案例,对当下国际化教育发展的变化与方向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析,参展家庭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北京王府学校学术校长、牛津大学博士郑真参加了本次活动并接受了专访,以下为访谈实录:
北京王府学校学术校长、牛津大学博士 郑真
主持人: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新浪微博2023国际教育春季择校巡展北京站的活动现场。今天我们邀请到的是北京王府学校学术校长、牛津大学博士郑真校长。首先请郑校长跟网友打个招呼。
郑真: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上午好。
主持人:首先第一个问题,从2023的结果来看,海外名校的申请竞争越来越激烈,正处在规划阶段的学生应该如何突破?名校最关心我们学生的哪些特质。
郑真:不同国家对学生的特质有不一样的关注点:美国可能更关注孩子的丰富性和个性化的一面,英国可能更看重学术层面的要求。
这些年大学录取去SAT成为趋势,比如最近哥大又官宣了不再接受申请者SAT成绩。当标准化成绩不再是撬动名校大门的杠杆时,我们发现学生在所申请专业领域的潜质变成区分申请者特质的重要因素。具体讲,学生需要有独立的研究能力、以及相关专业领域的深度认知能力以及探究经历。从王府今年被康奈尔大学、卡耐基梅陇、帝国理工、伯克利音乐学院等学校录取的学生身上,都能够看到以上提及的品质。具体的案例大家可以看一看学校的公众号。
简单讲,名校愿意看到一个孩子强烈的成长动机,对自己感兴趣事物投入高度的热情,在相关领域不可阻止的自发的学习行为,有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坚韧精神。对于学生来讲,就需要长期的规划,要找到兴趣所在,并在感兴趣的领域进行长期深入的探究。申请名校不是突击出来的。
主持人:ChatGPT的推出宣告了一个新的智能时代的到来,您认为未来国际化人才培养应该注重哪些方面?
郑真: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我们也在不断的去讨论我们的人才培养,学校教育怎么样能够培养学生异于人工智能的一些能力和品质。
实际上,这些讨论更多的是源于对就业的恐惧,担心部分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个反思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人工智能对人类带来的影响可能并不是因为人工智能本身,而是源于社会制度。也就是说,在一个资本化和市场化的社会当中,人工智能对人类的这种取代,可能确实意味着淘汰。
但是如果在以个体发展作为终极目标的社会中,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取代可能就变成了一种解放。举一个例子,假设雇主雇佣我的成本是1万元,而我所从事的工作由人工智能完成只需要2000元。那么在市场化和资本化的社会制度下,可能我的雇主就会把我解雇,去雇佣人工智能。而在一个以个体实现为终极目标的社会形态下,雇主可能会花2000块钱雇佣人工智能,而把剩下的8000元给我,我去做其他的事情。
所以我想我们所有基于对人工智能讨论,大前提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所以我更多的想补充一下,从第二个层面我所做的一些思考,从人工智能解放人类的角度去思考来讲,这对于我们教育者育人的层面来说,更多是解放性的。未来人才应当能够有意识地将自己发展为“饱满的个体”,具体能力包括:对自身切身感受与发展状况进行有意识的察觉与引导的能力;独立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规划,并在日常生活中找寻意义感、价值感的能力;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和反思意识。
主持人:好的,谢谢您的分享,目前正值秋招高峰期,家长应该如何选择一所适合的好学校?
郑真:说到如何选择一所好的学校,首先我们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作为家长,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二就是怎么样去系统地考察一所学校。如果我们知道了孩子发展的定位,也了解了如何系统考查一所学校。那么就可以评估,自己所考察的这所学校能否满足自己的期待。如果能够,那么这所学校就可以作为我们的备选方案。
这两个问题中,如何考查一所学校相对简单,可以从理念、硬件、课程及资源、德育及管理、教师与教学、文化环境等方面入手;而对孩子的发展定位是比较难的。我在今天的发言里讲了很多。对孩子的规划要全面一些、长远一些。不一定只是学业、事业层面的。生活的,个人能力品质的,兴趣爱好的,人际关系的,心态的,性格的都可以规划进去。择校的时候,也要通过咨询、观察、体验,去看一所学校能否在这些方面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从这一点来讲,学校的办学历史、规模、资源的丰富性和师资就非常重要了。
但是第一个问题,作为家长,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比较难回答的。所以可能更多的我们在择校的时候,首先要明确作为家长,我们在长期和短期的规划当中对孩子有什么样的期待,我们的期待如果只是短期内的分数,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我们长时间只关注分数,那么孩子很容易成为一个学习机器,完全不知道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所以我们在规划的过程当中应该关注个人生活层面的、性格方面的、人际交往领域的、兴趣爱好等。给孩子选择做规划的时候,要为孩子多规划一些自目的的行为,而不是外在目的。举个例子就是说我学这个东西有什么用,这就是外在目的。所以作为家长我们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在长远的规划当中,我们要有意识的为孩子多去寻找一些自目的的事情,让孩子的人生中多一些乐此不疲。
主持人:好的,谢谢郑校长今天的精彩分享,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也感谢网友的观看,谢谢大家。
郑真:感谢大家。
国际学校